压力适中利于冲刺

思思

魏星北京二中分校心理教师、德育副主任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天气也越来越热。有些考生和家长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和情绪,这对高考不利。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确保孩子的压力处于适度的状态”上。

客观评价孩子

孩子高考前的焦虑一般归因于考试压力、紧张倒计时、成绩不理想等外部原因。但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冷静分析内在原因,找到自己的定位。家长如何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成绩来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呢?

首先,家长不应该只偶尔关注孩子最好和最差的成绩。如果家长总是说:“你以前考试考过多少好成绩?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超过这些分数。”那么当孩子多次尝试却失败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因为屡次的挫折而降低,从而影响他的心态。如果父母经常说:“你一定要努力,不能再在某次考试中取得不好的成绩”,这样的负面评论可能会让孩子因为父母不相信他们的能力而感到恼火。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逆反心理,导致家庭出现问题。冲突,甚至冲突。两个极端的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考生的实际水平。家长要重点关注孩子多次考试的平均成绩,尤其是高考冲刺阶段模拟考试成绩的集中分布范围。这是对孩子现阶段表现的比较准确的定位。

其次,父母在评价孩子时要知己知彼。评价标准不仅要看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兴趣专业、理想大学、就业方向等。他们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大学今年的招生简章以及该大学的优势。专业、近年北京招生计划、历年成绩等,家长只有全面了解孩子,然后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目标大学进行科学比较,才能准确识别孩子的高考定位,促进孩子的高考定位。孩子们的有效冲刺。  科学设立目标

家长可以在对孩子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科学设定目标,调整准备状态。过大的压力会给考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包括学习心态、生活状况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或期望与最终结果存在“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压力太大或者期望太高,结果就会很不理想;当压力或期望不足时,重要的任务也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低的;为了达到最佳结果,必须保持适度的压力或期望。在高考冲刺期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科学设定目标:

首先,引导孩子细化目标。在准确定位自己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让孩子设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目标。中等水平目标是指孩子平均水平稍高的位置。家长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激励孩子一步步准备考试。高层次的目标是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只要努力,跳起来,最终就能达到目标”。较低级别的目标是当孩子“表现不佳”时可能出现的结果。父母和孩子应该共同制定这个目标,让孩子觉得父母可以接受“最坏”的结果,从而消除顾虑,勇敢前行。在这种积极心态的引导下,能够诱发孩子潜能的爆发。

其次,让孩子分解目标。虽然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面前的唯一目标就是高考。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短期目标”的重要性,设定更符合自己水平的当前目标,并通过短期目标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方法,检查各方面的差距。主题。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在倒计时冲刺期间的表现不太可能有显着提高。大多数孩子的表现已经处于稳定水平。这个时候,更需要孩子积累自信,有良好的应激应对心态。而分解目标的方法可以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保证孩子的压力处于适度水平。

 营造轻松环境

当孩子受到压力影响时,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将自己的紧张、焦虑转嫁给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态。家长不要强迫孩子使用唠叨或谴责的语气,而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沟通不是让父母和孩子“找点话聊”。孩子们可能会发现父母的异常行为,这可能会惹恼他们或给他们带来负担。家长可以在孩子复习休息时间适当聊天,比如饭后发表对最近新闻、时事的看法,谈论孩子日常的兴趣爱好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重视”。 24小时到高考。”

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自己向往的大学,介绍这些大学的环境、人文氛围等,帮助孩子对高考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充分查找目标大学和专业的详细信息,比如今年的招生简章、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等。但现阶段不需要与孩子充分沟通,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他们的孩子的紧张。

沟通中最重要的是倾听。如果孩子表现出压力或遇到困难,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并表示关心。如果你确定要调整孩子的情况,你可以帮助孩子理性分析;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请不要一直寻求帮助。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暂时停止复习,陪孩子散步、锻炼身体等,采用转移注意力或陪伴的方式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